孩子特别依赖妈妈是自闭症吗?
孩子特别依赖妈妈是自闭症吗?孩子都喜欢黏着妈妈这是正常现象,并不是什么自闭症,妈妈们也觉得有孩子的围绕总是很甜蜜,但是如果孩子依赖性太强,天天拖着妈妈寸步不离,否则就会大哭大闹,那这种依赖就成了“甜蜜的负担”。

孩子对妈妈依赖性太强怎么办呢?
孩子特别依赖妈妈爸爸并不是自闭症,幼儿在一两岁的时候,一旦看不到妈妈或者其他照顾者,就会哭闹不止。这是因为幼儿的认知发展还不成熟,他们认为看不见的就是不存在,觉得家长走了就再也回不来了,因而感到焦虑。分离焦虑是幼儿的正常反应,也是心理发育的重要过程。
对于跟妈妈的分离不同孩子反应也会不一样,有的大声哭闹、有的情绪低落、有的则不理不睬,宝宝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状况,其实是与宝宝的性格有关,通常,宝宝的依恋类型不同,分离焦虑时的表现也不一样,基本可以分为三种:
1、安全型
孩子对于妈妈存在着最基本的信赖感,孩子会明白,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,妈妈总是会在自己的身边,不会让自己一个人面对危险,因此他们不会特地跟着妈妈。当妈妈离开时,宝宝会表现得不安,想要寻找妈妈,玩玩具的时候变得不专心。但是当妈妈重新回到宝宝身边时,宝宝会表现得很高兴,可能会“手舞足蹈”地欢迎妈妈的归来,并且会主动向妈妈寻求安慰,情绪也容易被安抚。
2、焦虑型
对妈妈的信赖感不是非常强大,在妈妈准备要离开时就表现得很警惕,当妈妈一旦离开后,宝宝就会表现得十分焦虑、烦躁,甚至可能会哭闹。就算妈妈再次回来,孩子依旧还是会存在一些不安的感觉。所以孩子会因为赌气故意无视妈妈,不愿意与妈妈接触,但同时又渴望妈妈的安慰,经常会发怒或反抗,来吸引妈妈的注意,或者表达自己的焦虑。
3、回避型
这种行为具体反应就是在妈妈离开他的时候,他没有什么感觉妈妈回来后,宝宝也往往不予理会,对妈妈始终表现出不在意的态度。
孩子之所以是这样,是因为在孩子想要获得妈妈的心理安慰的时候,却多次受到拒绝;时间长了,孩子的心理就变得不想要再次承受被拒绝的感觉,所以孩子就先行放弃了自己对他们的爱。
心理学家研究了人类婴儿的早期行为,发现心理学家发现,建立了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宝宝在面对问题时,会表现得很积极,不会乱发脾气,而是主动寻求帮助。
相反,如果家人(特别是母亲)对婴儿的态度十分冷淡,缺少交往,容易形成焦虑型和回避型依恋关系。这样的宝宝对周围事物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,遇到问题时容易产生挫败感。孩子以后就会慢慢变得孤僻、冷漠,和妈妈的感情不会很深,有时候还会出现逆反心理和反社会心理。
家人应当十分珍惜这种关系。因为这种依恋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。
宝宝过分依恋的表现
一般的分离焦虑孩子随着年龄发展会自己克服,如果孩子一直过分依赖的弊端家长也应该及时纠正。宝宝形成过度依赖的坏习惯,不仅使孩子丧失自主的权利,长大以后生活的自理能力也会极差。早期过度依赖的主要变现:
1、紧张
一到陌生的环境,宝宝就会出现莫名的紧张,不知所措,一定要和爸爸妈妈有肢体接触才能稍稍解缓。
2、脆弱
宝贝受不得任何的批评,一旦有人对他说了重话,宝宝就会以大哭大闹来表示反抗,没有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。
3、易怒
当有人想靠近宝宝时,他会表现出特别的抗拒,如果抗拒不成,很容易转化成愤怒的情绪,对试图接近的人进行攻击。
宝宝过分依恋的解决方法
1、帮助孩子建立对他人的信任
在育儿过程中,妈妈不要大包大揽,让全家人都参与进来,让宝宝从小享受和谐自然的大家庭氛围,让他在和别人的接触过程中得到快乐,从而也相对弱化对某个照顾者的过度关注。
2、锻炼孩子的交往能力
带宝宝多参加户外活动,通过带宝宝观察其他孩子的活动情况,鼓励宝宝尝试和别人交往,让宝宝在和其他儿童的接触与交流过程中,体会到与平时不同的快乐感受。
3、增强孩子的自信心
依赖性强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缺乏信心,没有主见的孩子。要鼓励孩子,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,让他们知道没有妈妈的陪伴,他们也能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4、独立游戏空间
给宝宝开辟一个相对独立的游戏空间,在排除不安全因素后,让宝宝在自己的领土内自由地玩耍。让他学会自己寻找乐趣,同时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。
综上所述,孩子特别依赖妈妈是自闭症吗?答案当然是否定的,这个是很多孩子都要经历的阶段,找到合理合适的方式,适当引导即可,不必过分担心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乐齐百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dwwgdmx.leqi-baby.cn/83/